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史长来
10月30日上午,开封市人民政府与河南省科学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、河南省科学院(开封)科创园—中原新材智谷揭牌仪式、河南省“龙子湖科创路演”(开封站)活动在开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举行。

本次活动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作为指导单位。河南省科学院、中共河南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、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、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、河南省教育厅、河南省科学技术厅、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、河南省财政厅、河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、开封市人民政府主办;开封市科学院、顺河回族区人民政府、河南省中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、河南省高新技术实业有限公司承办。此次活动是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“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”战略部署的生动实践,更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行动。
中国科学院院士、河南省科学院院长徐红星,河南省科学院党委委员、副院长邱士可,河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、科技与信息化处处长杨学勇,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李大刚,河南省政府国资委二级巡视员谢建三,中共开封市委书记高建立,中共开封市委副书记、开封市人民政府市长吴海燕,中共开封市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杨克俊,开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震等领导,以及省委金融办、省科技厅、省财政厅、省科协相关领导同志,河南省科学院各部室院所、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和省内高校的专家学者;鹤壁市、濮阳市、焦作市、商丘市、平顶山市、济源市等地市科学院领导、专家出席签约和揭牌仪式。吴海燕主持仪式。
当日,开封市人民政府与河南省科学院举行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。顺河回族区人民政府与河南省高新技术实业有限公司、开封市科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。河南省高新技术实业有限公司与开封市顺发投资有限公司,共建“河南省科学院(开封)科创园——中原新材智谷”协议签署。并有3个院企合作项目签约。

徐红星与高建立共同为“河南省科学院(开封)科创园—中原新材智谷”揭牌。
签约仪式上,高建立表示,此次活动是开封与科技合作的新起点,将开启双方并肩同行的新篇章;目前,开封正在全力打造汽车制造、化工新材料、现代食品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,大力发展数智制造、新材料、新能源、高端仪器仪表等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,希望省科学院通过共享实验室、共创孵化平台、共建中试基地等方式,让更多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,共同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,将更多前沿科技成果、创新理念和优秀人才引入开封,共同打造合作典范。
徐红星在致辞中表示,省科学院高度重视与各地市的科技合作,致力于将优质科研资源、前沿科技成果与地方产业需求、发展禀赋紧密结合。本次活动落地开封,既是开封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创新发展活力的碰撞融合,更为双方共同深化区域协同创新、携手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创造了良好契机。

活动现场,来自省科学院、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、省内高校等机构近百项科技成果在现场集中展示,8个优质项目路演发布,涵盖了高端装备、化工新材料、生物医药、新能源(储能)装备等多个领域。

据了解,河南省科学院(开封)科创园中原新材智谷位于开封“东兴”战略主战场一顺河回族区,聚焦碳基新材料、储能关键材料、新型战略材料、高端装备制造四大产业方向,系统构建“研发-中试-转化-生产”一体化的产业创新链。在平台支撑上,规划建设“一院一中心、两基地、一平台”,包括新材料产业创新研究院、标准材料检测认证中心、中试孵化基地、产业孵化基地与综合服务平台,为企业提供从技术攻关、检测认证到企业孵化、金融赋能的全链条服务。
中原新材智谷深度整合河南省科学院及省内外科研机构的创新资源,充分融合顺河回族区的区位产业优势与省科学院的科技人才、技术研发及成果优势,以机制创新为核心驱动力,系统构建覆盖科技研发、成果转化、企业孵化、人才培养和公共服务的全链条创新平台。通过打造“政、产、学、研、金、用、服”七位一体的协同生态,着力破解关键材料“卡脖子”难题,推动产业链的延链、补链与强链。力争建成新材料领域的创新策源地与产业集聚区,培育百亿级产业集群,形成可复制的“科技+企业+产业”融合发展模式,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科技动能。
Copyright 2023 开封科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. 豫ICP备2023028327号